2019年,教培机构深陷倒闭潮。
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倒闭的机构不仅数量多,且不乏一些大型连锁机构,如近期的韦博英语倒闭事件,让人愕然,不禁发问:发展这么好的机构,为什么会在忽然之间“轰然倒塌”?
分析诸多教培机构倒闭背后的原因,值得每一位民办教育人警醒!
一、 缺少定期的成本预算
机构的成本,原则上是只能从结转费用里出。什么是结转?比如一家培训机构每个月的耗课数量乘以课程单价,如:每月有100个学生来上课,每个人消耗4次课,每次课的课单价是200元,即总共的结转费用就是8万元。
假如每月成本是9万,那么,结转8万的话,即本月的实际收入是亏损1万;而大部分机构负责人会动用流水,就等于是寅吃卯粮,从流水中拿出来,作为成本的那一部分费用就变成了欠的课时。
我们必须做到每个月机构内的运营成本低于我们的结转,不然就会出现欠课时的情况发生,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,雪球就会越滚越大,最后以至于预付款全部用光。
二、缺少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
很多校长,在刚刚开始办学时容易忽略成本控制,为了健全机构内的组织架构,设置过多的岗位,但是实际没有任何产出,导致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加。
在新政规范要求下,办学场所要求提高增加了机构场地房租成本,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增加了人力成本,不得收取超过三个月的学费对机构经营形成现金流压力,这三方面大大提升目前培训机构的运营成本。
能否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,决定着机构的利润空间和持续发展。能够进行灵活运作的主要在人力成本,用几个人做多少事情,全年完成多少营业额配多少个人,这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核算,4个人能够完成的营业额目标,绝不用5个人。
具体的算法是:目标营业额÷人效=团队人数。注:人效参考标准(一二线城市约18-25W,二三线城市约12-18W、三四线城市约8-12W)。
三、缺少资金风险管控措施
有一些培训机构,在有资金的情况下,盲目乐观,去做另外的投资,或者不断进行扩张,增开新校区,新校区不能及时正常运营,甚至亏损。血本无归后直接导致学校关门。
今天可以花明天的钱,但这部分资金一定要是学校核算后的多余的资金,今天花家长和员工明天的钱,风险太大,不是一般机构可以承受的。
现在政策只允许机构收取3个月的费用,培训学校应该追踪课消情况,保持校区的收入开支平衡。
以上种种,反映出了教育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之痛。
教培机构的创始人,多是教学出身,管理和运营却是他们的短板:不懂财务,缺乏财务知识、没有财务管理、不用财务数据做决策、不会计算成本,很多机构都存在着财务的糊涂账。
学校越大,学校管理者越需要懂得“管人”和“理财”。
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,新《民促法》的实施,民办教育财税问题面临巨大挑战。
随着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到来,让一系列亟需应对和解决的难题真真切切摆在了学校举办者面前,特别是学校在用财产的财务梳理和权属界定、学校历史上的支出是否合法合规、学校怎样进行税务筹划以合法轻减学校、举办者税费上的负担等财税问题,更让不少举办者感到迷茫和困惑。
在教培新政对民办学校办学规范化要求日渐严格的趋势下,财税合规已成为当下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内容转自网络,仅供免费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删除,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。
更多教育培训资讯请点击教育培训资讯